(男主)追仙 — 第 27 章 天書之亂

退下去的小飛,自然又是嫣兒的。

雖然有些懊悔,懊悔自己又一次在仙人面前,不知把握。但更多的,卻還是糾結。

父母、親人、俗緣統統舍卻!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還是太難了。又不是生來的孤兒。

同齡賈诩的陪伴,剛開始,并不能讓他的煩心消解一些。反而,兩廂一比,更加添煩了。

好在,賈诩在他面前,并未表現得,有更多的道性。稍一熟絡後,便是滔滔不絕的閑話。倒讓小飛,莫名地,輕松了。

便也放下心來,惬意地,聽了好一些,關于神仙的故事。故事,自然還是從賈诩先前說過的,道家歷史開始……

天書。

世人皆知,乃下順民心,上诏天意,可聞而不可見之祥物!

何以為亂?世人不知也。

……

商末。姜子牙得天書,奉武伐纣,拯救萬民。

但鮮有人在意,卻為神仙定了秩序,立了天庭,排了座次!

此第一亂!

……

漢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統一思想,遺澤後世。

亦鮮有人在意,也為神仙、修士定了規矩:止步于朝堂,退居文化次流!

此第二亂!

……

還有第三亂!

發生在唐末,但世人未有聞者。只有一首《絕仙》詩,在真正的修士之間流傳:

金鳌島沒,昆侖山崩。

寶器無影,仙神絕蹤。

細細評味,便會發覺,還是為神仙立了規矩。這回更狠:真正神仙之流,止步下界。

至此,三份天書,也算是劃開了三界。凡人所在的人界;修士所在的靈界;神仙居住的仙界!

但是,這對三界都立了規矩。似乎,只會更加有序,并未及亂。

謬也!

就拿第一次天書現身來說。

多少原本相安無事的神仙,一個個為之應劫!而且,商周之後,便是春秋戰國,絕對的天下更亂。

……

再說第二次天書現身。

罷黜百家就真一統思想了嗎?立刻便有西佛東進,與道相争,貫穿三國兩晉南北朝,乃至隋唐!

仙界照樣動蕩——天庭都被攪了個天翻地覆,還不得不給佛祖開一扇門、留個座!

……

然後,第三次天書現身。至此,仙界的事,是再也未有傳聞了。

人界,則又經歷了五代十國,直至宋元。而靈界,則迎來了最為紛亂動蕩的年月。

可以想象,靈界,在“金鳌島沒,昆侖山崩”這種變故後,會有多麽混亂。

闡截二教近乎湮滅。道門開始派系林立,相互攻伐。遠不止于正一天師道與金丹道。

今天你稱古神,明天我封炎王。

妖魔恣意橫行,鬼魅自由猖狂。

巧取豪奪,世态炎涼,仙道改弦更張!

以至,道門衰敗,給佛門讓座!

……

一直持續到宋末。

終于出現了王重陽,和他的全真教。道門才得以中興,與佛并立。

但是,紛亂并未就此而止。

王重陽飛升了。他的弟子丘處機,也飛升了。北方蒙古異族又來了。又與佛門聯手,共制道門。

全真教腹背受敵,深受重創,元氣大傷。靈界再亂,直至元末。

……

長眉真人這便出世。

率蜀山一系英豪,歷經三次正邪鬥劍,終蕩平群魔。同時,開啓了道門嶄新的“劍修”一脈。

可惜,紫青雙劍自周、輕二人之後便後繼無人。北方獸神,又成就氣候,悄然現身。竟然連克道門與佛門。

逢此風雨飄搖之季。終于繼女娲之後,神州第二次出了個妖類,拯救天下蒼生。

一元道君。

以青蛟妖身,統妖魔人傑,持‘誅仙’石劍,敗異族于昆侖山玉虛舊址。

令天下嘩然!

但更讓人意外的是,一元道人化蛟為龍飛升之季,将其誅仙寶劍傳給了其衆多門人中的人修弟子——青葉!

一時又引來多少妖類觊觎。

幸虧,青葉持劍,再次擊退北方來犯的獸神。

終平衆妖不滿。

這才開創了一代靈界盛世!妖修繁榮、人修鼎盛、異教共存,可謂是百花齊放、百業具興!

時年,正是明初。

……

但動亂,卻還是在繼續!就在青葉傳劍飛升之後,也就是三十多年前。

一元道君之子“三頭蛇”,竟然效仿人界朱棣,發動叛亂。盜了誅仙殘劍,自立為王。

靈界再亂!

而這“三頭妖王”卻并無人界成祖之胸懷,野心太大。統了昆侖不說,竟還想要肅清人修,複古之截教。勾結異族,假以天命,征讨峨眉。最終,落了個身首異處,道破教亡。

而這次力挽狂瀾的,就是蜀山已經飛升的前掌門,一貧真人!

如上種種,不得不說,全為天書引來!

因此,靈界修士,普遍将這三次變故,稱之為“天書之亂”。

……

當然,三份天書,雖然劃開三界,但也并非完全封閉。

下界之人,可以憑着能力與機緣,往通上界。

上界,也總是或多或少地,還影響着下界。

人界。留有“天子”,秉承天意。文武百官,亦有神獸朝服守護。

靈界。也似乎從未停止過出現“天書”,傳達天命!

當然,此天書,絕非彼天書,更偏向道法。傳言。長眉、周、輕時代,就有三冊天書外加一副卷傳世;一元、青葉時代,更有五冊天書顯身;一貧真人也得到過一冊天書以及一位書中仙。

而今,世人則傳,得天書者,龍場道人也!

……

作者有話要說:

字數少點,但內容很多。

将真實歷史同近代文學上的道家發展,做了個梳理,希望大家喜歡。

正史以及《西游記》《封神演義》,此處不太展開多說。

《蜀山劍俠傳》(民國成書,背景清初)是仙俠小說的開山;《誅仙》在現代網絡上讓其回熱;但其實在誅仙之前,網絡上更早更熱的,是游戲《仙劍奇俠傳》;之後,便是“弱肉強食流”,均有提及。

這番串弄一遍,自然不是簡單串弄。

本書的故事,便在這些背景上展開。

當然,這種串弄背景,不足之處,也希望大家能夠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