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中,《三昧經》的修煉自然是重點。
之前師祖有言,練這《三昧經》會比《九華劍》簡單,玉飛本來還不太相信。待将信将疑地練起,發覺還真就不是那麽太難。
第一層,靈火。
玉飛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成功不用外物,引燃符紙了。
——用了吃奶的力氣,發出一小縷火苗,存在了一瞬!至少确實,比賈诩學普通火球術,憋了七、八天才成功,來得快得多。火焰的溫度,也要高得多。
原來,法術。無外乎,學着靈氣運動的形态,控制靈力做類似的運動而已。
就像練習寫字。對于自己火靈根來說,這《三昧經》,自己要寫的字是擺在面前的,完全可以照虎畫貓。而對于雜靈根來說,這《三昧經》的竅門,應該就是半遮半掩了。修煉,就還得半看半猜。
初級的法術還好。就像那簡單的“一”字,即便被蒙住一截,寫得不漂亮,但也能寫出來。到了高級的法術,差距,自然拉大。複雜的生僻字,遮了一半,如何猜得來?
此外,玉飛還發覺靈氣的另一項作用。經過千百萬次火靈氣入體錘煉後的身體,似乎,對火焰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力。雖然,談不上免疫。反正,最開始這種小火焰,是無懼了。
玉飛這才明白,天靈根直接汲取天地中游離靈氣修道的優勢,還有如此。
……
而且,親身接觸了法術。也才明白,師祖所說,法術——轉化、外放靈力的真意。
精神與物質,靈魂與肉體,二者是統一的,且統一于物質!
靈力,靈魂最基本的力量。哪怕是修士,魂不能随便離魄,靈力亦不能随便離體。修士想要靈魂不受損傷,将靈力外放,就必須要轉化形态,必須依賴法術。而法術的轉化,就涉及到一個效率問題。
修士對法術掌握越熟練,威力就越大。法術本身越高明,威力就越強。三昧真火,號稱道家第一真火,不能被滅,原因便是在此。
……
所以,在玉飛點燃第一張符紙以後,頭半年,每天的必修功課,便是燒紙了。練的,就是熟練!
而這第一層,靈火,專注的就是威力。
燒紙,沒有什麽燒得漂不漂亮。但有燒得迅不迅速,火勢燒得大不大。同樣一張符紙,一瞬間被化為灰燼盡,和自己慢慢燃盡,所顯現的威力,絕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師祖布置的任務是,每日燒一千張紙!而且就是上午、下午那兩個時辰內完成。
所以玉飛也只高興了那麽一天,第二天,就不得不對着二師叔送來的、厚厚一的堆紙愁眉苦臉了。
而且不光愁眉苦臉,還很郁悶!
為什麽郁悶?因為二師叔送來的不是符紙。而是山下觀裏那種,給三清祖師爺用的——銅錢紙!
這叫什麽事兒?!!
別人修煉,飛天遁地,飛劍法寶。自己修煉,天天燒紙,而且還是燒紙錢!
玉飛當然表示不滿:“為什麽是紙錢?”
二師叔壓根就沒理會:“哦……頭一個月,是有銅錢印的,易燃些!下個月就沒有了……
符紙貴呀,這個草紙是免費的……要是有意見,偷奸耍滑,還有多的!當然,沒燒夠的話,也有多的!”
玉飛趕緊噤聲!
從此,就開始了,他那說出來都流淚的燒紙生涯。
不過,燒紙燒得多了,也會燒出心得的。可以變着花樣燒,還可以體味出每次燃燒中的不一樣。
漸漸的,玉飛那一手紙,燒得是越來越漂亮。威力,自然越來越強。
……
威力提升着。應用之法,自然也要跟上!便是最初級的法術,火彈術。
火彈術,可也不是能拿來就用的東西。首先,要講究個準頭。其次,它的威力還另有它的小技巧。
光燒草紙,肯定不夠了。
當玉飛能維持手中火彈穩定,并能擊中死靶後。他的修煉場地,便在樹林裏了。
剛好迎來築基後第一個深秋。
落葉紛飛,玉飛就要落一張樹葉,出手燒一張樹葉。沒有落葉的時候,一個控物術搖動樹枝,然後繼續。
這個時候,火功威力的提升倒是其次了,關鍵是準頭和控制。打準是首要的。其次,紛飛的落葉,最好在落地前全部燃完,那樣才能不留餘火,以免引起火災。和練劍一樣,有輕有重,有虛有實。不能一直爆發,也講究個收發自如。
落鳳山的冬天樹葉不全落,因此冬天照舊。如果有雪,對着雪花練也很不錯。
玉飛第一年,将将把火彈的準頭練得指哪兒,打哪兒。火焰的控制力更得心應手。火焰的威力,越到後來,提升得越緩慢。
……
然後第二年開始練第二層。
第二年就練第二層,并不是說第一層的威力就已經練到最大了。而是第二層有了新的用法。
新用法,就叫形态。也有個基礎法術,彈火術。
和第一層火彈術的名字一樣,沒有什麽太大不同,只是順序不同而已。火彈術是将火在手上引燃,然後彈射出去。而彈火術是将法力先發射出去,然後在半空中完成轉化。
注重的,便是其形态控制。
明顯,難度要比前者大得多。靈力不離體施放是最基礎的,所以火彈術才更普通。法術出手以後,并不受意念控制。這就要求在靈力轉化的控制上,做到更複雜的變化,以及更精準的控制。這對靈力轉化的要求,又提升了一個大層次。
彈火術的做法,是維持法力重陽為火之前的狀态。那一刻的狀态,實際上可以稱之為炙彈。
彈火術的最優形态就是:出手那一刻無聲無息的,在半空中炙彈才開始形成,擊中目标的時候剛好形成火彈,将威力瞬間爆發出來!中間最好不要産生煙霧,在突然性和爆發性性上得到雙重提升。
這實際上對“中靶”的要求也提升了近一倍。如果炙彈時刻中靶,那效果來得還不如火彈呢!
第一層的靈火,第二層的形态,是《三昧經》空中火的精髓。第一層專注于威力,第二層專注于變化。
……
第三層,便是專注于應用。名字:意火!
如果第一層、第二層都掌握不透徹,第三層自然要打折扣了。
按師祖對《三昧經》一二層的講解,只要玉飛肯用心專研,這兩層功法對于整個築基期絕對綽綽有餘。所以,師祖要求。必須先把前兩層練到娴熟無比,才會傳第三層的口訣。
娴熟的标準,便是燒熟水中的魚。是燒熟!不能燒成灰燼,也不能夾生!
……
這第三層,意火。
僅僅是光聽名字,都已經讓玉飛垂涎欲滴了。所以,對于第一二層的修煉,玉飛絕對是兢兢業業,幹勁十足。但落鳳山上的樹木,就遭殃了。然後,便是河裏的魚。甚至,是樹上的鳥。
當然,打飛鳥完全是消遣。不是用火彈将飛鳥打熟,而是用氣彈讓他們炸毛。看着那些飛鳥被打落地以後,渾身脹鼓鼓卻又無大礙,然後莫名其妙驚走的狀态,玉飛常常會被逗得哈哈大笑。
對于打魚。頭一年,玉飛進展不大。只是摸到了方向。水對于火的影響,太大了!法力的壓縮和狀态的控制,必須更娴熟。
所以,先打水裏的木樁。逐漸增加深度!
第三年,重複第二年的。
……
作者有話要說:
是不是感覺法術起點也比其他小說低級?呵呵,這不1章就過渡過去了……感謝責編大大,又給榜了……只是,為什麽總感覺自己是榜中毒瘤,單個不大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