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俊·娥皇傳 — 第 118 章 番外——九族根源

百年前,九州大地分立九族,九族乃巫族、華胥族、軒轅族、神農族、九黎族、燧人族,柏皇族,有巢族和庖犧族。

各族分推主君,立族本,明綱紀。

唯獨巫族不立尊主,因為巫族是探天意,行人權,所以由靈山十巫共主大事。

說是九族并立,實際上真正能在天地間有分量的,除了與世無争、德高望重的巫族和華胥族,就只有國力強盛、兵強馬壯的軒轅、神農、九黎三族。

話說天下大勢,總是分久必合的,也總是有人想要一統九族,當一當這九州大地的天地共主,俗稱為帝尊。

那九黎族占據中原一帶,糧草豐茂,國力日增,自然免不了自大一番,因領土與神農族相接,遂屢屢叨擾。

神農炎帝不堪其擾,與九黎大戰于阪泉,卻戰敗而歸,那首領蚩尤又滋生了野心,欲吞并神農并大肆向南方開疆擴土,遂四處開戰,引得九州萬衆民不聊生。

忍無可忍的神農炎帝無奈請求軒轅黃帝聯合出兵,炎黃二帝合力,又得巫族神女紫瑤相幫,遂大敗蚩尤于涿鹿,九黎王蚩尤戰死,蚩尤嫡系一脈斷根,自此,九黎一族就這樣的敗落了。

如今的九黎,雖位居九大族,但是其王室非蚩尤血脈,實力也早已不複往日風光。

其實炎黃二帝之所以取勝,很大原因是來自于紫瑤的幫忙。

紫瑤是巫族先靈山十大長老之一,出生時曾引得五氏神鳥集聚和鳴,占星盤中神女星大放異彩,是為神胎之相。

彼時世人皆稱之為神女,那紫瑤從小可通天靈,喚雨霧,懂獸語。

涿鹿一戰,蚩尤施禁咒引得風雨大作,霧氣橫生,又施法喚得犬戎族兇獸猰貐為前鋒,炎黃大軍一時無解。

幸得炎黃二帝求助巫族,引來紫瑤驅散大霧,度化兇獸,局勢才得以逆轉。

炎黃大軍得以大勝而歸。

所以九州萬衆口口相傳,皆更加篤定紫瑤的神女身份,稱其為九天玄女。

世人欲立紫瑤為天地共主,但紫瑤身為十巫,無欲無求,也自知其才德遠在炎黃二帝之下,遂推辭了這個帝尊之位。

如此一來,有資格繼任帝尊之位的就是炎黃二帝了,可是炎黃二帝礙于情義,誰也不曾主動争取,所以這位置便虛懸了兩年。

而黃帝,也在大戰合作中,與紫瑤兩心相知,彼此愛慕,卻又深知巫族十巫不得婚娶的族訓,所以兩人約定,等紫瑤處理好巫族的事情,便辭了長老之位,嫁入軒轅,兩人雙宿雙飛。

兩年後,帝尊之位還未定,神農族便傳來驚天喜訊,這天地間又多了一位神女——璃凰。

璃凰出生時,一樣的神女星光彩萬丈,一樣的五氏神鳥齊賀蒼穹。

炎帝親賜上古大姓——女娲氏。

女娲氏乃取自天神女娲娘娘的名頭,天神女娲曾煉石補天,捏土造人,是天地之母,是以,給璃凰賜姓女娲氏,乃是對其神女身份的大尊了。

一時間,天下萬衆都以為這是天賜福于大地,是想讓神農炎帝當了這天地共主,這才賜下神女,祝福神農族。

神農族因此也盡收人心。

黃帝也以為這是上天的旨意,欲退出帝尊之位的争奪,可是神女降生禮那日,

黃帝依禮來到神農祝賀,未入大殿前不小心誤入後園,看見一男子懷中抱着美人,兩人正你侬我侬訴說情誼。

美人說之前與軒轅黃帝不過是逢場作戲,只是為了讓他耽于美色,退出帝尊之争,還說待自己退了巫族長老之位,便随男子入神農做妃,這樣神農一族就有兩位神女,帝尊之位唾手可得,那兩人說完就徑直走了。

雖是背影,但黃帝認得出,那是炎帝的紫金蟒袍和紫瑤的青蘿絲衣。

黃帝陷入深深的背叛中,自己并未想争什麽卻被人如此算計,更何況一個是兄弟,一個是愛人,遂起兵攻打神農,毫無防備的神農族自然大敗,兩族民衆死傷無數。

黃帝軍隊大敗炎帝軍隊于神農族內的不周山附近,戰事慘烈,也使得擎天支柱不周山搖搖欲墜,一時間天旋地轉,日沉月落,民衆又是死傷無數。

巫族本就是以懸壺濟世為大任,紫瑤一己之身引來生靈塗炭,不免心痛自責,遂啓動星盤欲求穩住不周山搖動的方法,免得天崩地裂,傷害萬衆,卻被星盤中赫然而出的八個大字刺痛了雙眸:神女血盡,萬民得生。

紫瑤萬念俱灰,遂跳縱身一躍跳下了不周山,鮮血流濺于不周山腰,竟真的止住了不周山的搖晃,也喚醒了炎黃二帝的理智。

紫瑤死後,炎帝引咎自責,無心族事,遂将一族之主的位置交給了戰功赫赫的共工,自己遁世不出,全然消失了蹤跡。

剩下得知真相的黃帝,內疚不已,原來那日炎帝和紫瑤,從未離開大殿,自己看見的那兩個人根本不是他們,竟是被別人算計了。

軒轅黃帝兩年內大敗九黎蚩尤與神農炎帝,威望一時大增,三大族如今只剩軒轅獨大,所以軒轅黃帝,成為了普天合地公認的天地共主,得到了帝尊之位。

自此,其餘幾族都淪為臣族,各首領皆只能稱王,再不能稱帝。

但黃帝日日自責挑起炎黃大戰,使得紫瑤殒身,炎帝遁世,竟一病成疾,再不肯為君,遂推薦族中才德兼備的颛顼繼任帝尊,稱玄帝。

自己卻從此修身養性,再不問政。

沒過幾年,竟駕鶴西歸了。

而紫瑤占蔔的八個大字,因是天機,也成為了巫族永遠塵封的秘密,只有歷代十巫才有資格知曉。

兩位首領先後辭政,九州萬衆口口相傳,皆說生靈塗炭乃二族争權之過,那擎天支柱不周山的搖搖欲墜便是上天的懲戒,所以才帶走了九天玄女紫瑤。

二族迫于萬衆壓力不得已簽訂九州盟約,除非再降生神女,才意味着上天收回對九州的懲戒,否則尊位不易,大戰不開。

經此一戰,神農和軒轅也由原來的和舟共濟變成了仇敵,準确的來說,應該是神農對軒轅的仇恨,因為神農王共工以為,這次大戰本是軒轅之過,軒轅根本不配為帝尊之族,況且璃凰神女誕生在神農族,這才是上天真正的旨意。

但成王敗寇,乃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又因為簽訂盟約,所以迫于九州各族的壓力,神女未降生之前,民心不向,招兵買馬都是最困難的問題,因此共工不得不放棄了奪回帝尊之位的念頭。

此後十餘年,各族休養生息,方才維持了難得平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