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各種肉幹、果脯(fǔ), 董嘉柔準備得十分充足,甚至還讓她倒騰出了方便面。
趕在出行前,東郊莊子上第一批填喂的鵝肥肝也正式問世。
因為那批鵝, 本就沒多少, 董嘉柔又留下不少作為種鵝, 這次填鵝只是當做給大家練手用, 因此總共不過才四五十只。
為了一次打響鵝肥肝的名號, 董嘉柔直接将鵝肥肝送給了京中最尊貴的人品嘗, 直接将大半送入宮中。
宜妃作為董嘉柔的嫡親婆婆, 自然是第一個品嘗的,而且是在鵝肝送往禦膳房之前,董嘉柔就帶着新鮮鵝肝,去了翊坤宮。
“額娘,這是東郊莊子新出的鵝肥肝,不僅美味,還對身體特別好,兒媳特意帶來給額娘嘗嘗鮮。”
宜妃早就得了消息,說是董嘉柔得了新鮮東西, 要進宮親自給她做好吃的, 這會兒見董嘉柔過來了, 自是笑得十分欣慰,“你這孩子, 不過吃食, 讓底下的奴才做好了帶來就是了, 怎的還巴巴地跑來, 要親自做給本宮吃,也不怕累着。”
“兒媳難得這麽個機會, 來額娘跟前表現一番,還請額娘成全兒媳。”董嘉柔笑着應着。她就是故意要來翊坤宮做鵝肥肝,動靜鬧大些,也好替鵝肥肝打出些名號,方便她能将鵝肥肝送進宮裏,不然這種新鮮玩意,如何在宮中打出一番天地?
翊坤宮響起宜妃爽朗的笑聲,“就你嘴甜,那,現在開始?”
“嗯!”董嘉柔點頭。
宜妃讓人将準備好的小爐子都搬到廊下,一溜煙擺開,董嘉柔取出帶來鵝鵝肥肝,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熟練地蒸、煮、煎,各做了一份。
紫蘇則在一旁将帶來的幾種果子,洗幹淨,并搗成果醬。
看着那個幾乎能占據鵝整個身體的鵝肥肝,宜妃十分驚訝,“這,就是鵝肥肝?是鵝的肝?”
董嘉柔點頭。
宜妃感嘆,“這麽大?你莊子上這鵝這是将吃進去的東西,都用來長肝了?”
董嘉柔故作誇張道:“額娘,您是怎麽猜到的?太聰明了吧?”
說笑間,鵝肥肝很快就做出來了,董嘉柔将鵝肥肝擺在特意制作的盤子中,一片片厚薄适中,一股獨特的香味在翊坤宮飄散開來。
“額娘,您嘗嘗!”
“這,就可以吃了?”宜妃有些不敢相信,是不是簡單了點?特別是煎鵝肝,只看見董嘉柔用鵝的肉脂在那塊鐵板上煎出點油,就将切好的鵝肥肝放了上去,翻個煎了下,就出鍋了?
“嗯,若是怕膩,可以蘸着果醬吃。”
宜妃身邊的宮女上前,拿起銀筷例行替宜妃試毒,她夾起一塊金黃的煎鵝肝,在翊坤宮一衆婢女婆子豔羨的目光中,放入嘴裏,從來沒覺得試毒竟然是這麽好的差事。
試吃的宮女眼中閃過異色,眉頭微微蹙了下,這是什麽味道?等她想多咀嚼幾下的時候,發現嘴裏已經沒東西了。
這是什麽入口即化的東西?
不是說是鵝的肝嗎?
怎麽一點肝的味道都沒有?
明明沒放什麽佐料,怎麽還能将肝的味道給掩蓋了?
是因為那煎鵝肝的鍋?
這般想着,她舉了銀筷就準備去夾蒸鵝肥肝。
“行了,本宮自己來,退下吧!”宜妃見那宮女的表情就知道,這鵝肥肝的滋味定是不同尋常,試吃的宮女什麽好吃的沒吃過,居然還能露出這種表情。
立刻有宮女另取了銀筷子,給宜妃夾了塊煎鵝肥肝,放在小碗中,遞給宜妃。
宜妃接過,夾起鵝肥肝,輕輕咬下一口,絲毫沒有肝髒的顆粒肝,反而細膩絲滑,當真是入口即化 ,她還來不及多咀嚼幾下,那一小口鵝肥肝早已在唇齒間化開,只餘滿嘴獨特的鮮香。
宜妃就不需要掩飾了,立馬點頭稱贊,“嗯,确實別有一番滋味,嫩滑香甜,唇齒留香,本宮竟從未品嘗過如此美味。”說着又吃了一口,這次咬下的明顯比方才的那口大上許多。
一片鵝肥肝,繞是宜妃,也不過三兩口就吃完了。
宜妃将碗筷遞給夾菜鵝宮女,“本宮再嘗嘗蒸、煮的。”說着又看向董嘉柔,道:“這真的是鵝肝?怎麽跟平常吃的肝一點都不一樣?”
說話間,小宮女已經又夾了一塊蒸鵝肥肝,并将碗筷遞給了宜妃。
董嘉柔忙将裝了果醬的的小碟放到宜妃面前,道:“額娘,您可以沾點果醬吃,解膩。”
宜妃點頭,卻并沒有去沾果醬,她又不膩,這麽好吃,她還沒品出具體是個什麽味道,在她能形容出這鵝肥肝是什麽味道前,宜妃根本沒考慮去蘸什麽果醬。
董嘉柔繼續道:“這鵝肥肝,是通過短時間內給鵝大量填喂玉米,讓鵝快速長肥,并讓鵝的肝髒也快速長肥,所以方才額娘看到的鵝肥肝才會那麽大。”
宜妃咽下嘴裏的鵝肥肝,一臉滿足,聽了這話,不免有些小擔憂,“肝兒長成那個樣子,怕不是得了什麽肝病吧?”
董嘉柔笑着道:“額娘放心,鵝填喂後,形成的這種鵝肥肝,已經同正常的鵝肝發生很大的差異,但絕不是病變,就好比,豬長胖,肥在皮下,叫肥肉,鵝長胖,肥在肝上,叫肥肝。”
這個比喻十分形象,宜妃立馬明白,點頭道:“我說呢,這肥肝怎麽同肝完全不是一個味道,原來肥肝已經不僅僅是肝了。”
說完,将手中的小碗遞給小宮女,“本宮再嘗嘗煮的鵝肥肝。”
宜妃剛咬了一口煮的鵝肥肝,門外就有小宮女道:“娘娘,五福晉過來了?”
宜妃咽下嘴裏的肥肝,“快請進來!”
轉頭對董嘉柔道:“你五嫂昨日派人遞了牌子說是今日要來請安,本宮念着她懷着孩子,不方便,便叫她不要來了,說今日你會來陪本宮的,沒成想,這孩子太實心眼,還是來了。”
宜妃話落,五福晉已經在婢女香蘭的攙扶下緩緩轉過壁照,朝這邊過來了。
不等五福晉請安,宜妃就讓人準備了軟椅,笑盈盈道:“免禮了,你今兒來得可真是不巧,這新鮮玩意兒,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吃,本宮瞧着,你還是看着咱們吃吧。”
“兒媳就知道,九弟妹主動進宮,八成是給額娘送什麽好東西來了,果然,這遠遠的,兒媳就聞到香味了,不知道九弟妹這是又琢麽出了什麽新鮮吃食,我當真不能吃嗎?一小口都不行?”味道太香了,五福晉忍不住饞嘴,“可能是因為懷了孩子,這段時間特別饞。”堅決不能承認是自己饞。
董嘉柔原本是想說,嘗一點沒問題,別貪嘴就成,但想到五福晉這一胎本就是超出歷史軌跡的,經歷了并未發生的瘟疫,董嘉柔不知道,歷史的巨輪能不能放過這個小生命,若是依舊改變不了歷史,董嘉柔也不希望與鵝肥肝扯上關系。
倒不是怕影響她掙銀子,而是怕影響了她與五福晉的情分。
在這個子嗣最大的時代,董嘉柔老實道:“我也不清楚,不過,五嫂還是先忍忍吧,等孩子生下來,我多送些鵝肥肝,讓五嫂吃個夠。”
想到五福晉腹中的孩子不一定能順利誕下,董嘉柔忽然有些後悔讓五福晉這個時候懷孩子了,她應該先看看能不能從老天爺手裏搶回弘晖的命的。
五福晉原本沒孩子,這些年心中的希望早已經淡了些,只一心打理後宅。
如今這般歡喜的懷上了,若是……
董嘉柔有些不敢想了。
董嘉柔很快調整了情緒,事情還沒發生,她不要胡思亂想,立刻将心思又放回了鵝肥肝上面。
董嘉柔将自己能記住的,關于鵝肥肝的優點,都用這個時代能理解的說法同宜妃、五福晉說了一遍,聽得宜妃和五福晉連連點頭。
“九弟妹,你怎麽知道得這麽多?”五福晉眼中滿是佩服,這個九弟妹不但會吃,還有生孩子的秘方,還懂得這麽多,真叫她羨慕。
董嘉柔早就準備了說辭,“頭一次,還是九爺帶我去洋人那裏吃的,我當時也覺得,這是什麽人間美味,這樣的美味,我大清怎能沒有,所以就跟洋人讨教了如何填肥鵝,然後就買了些洋人的鵝回來試了試,還真成了。”
宜妃起先還聽得連連點頭,一聽說,填肥鵝還得萬裏迢迢買洋人的鵝,有些不贊同道:“我大清這麽多鵝,還不夠你填肥鵝?”
董嘉柔将大清鵝和洋人鵝區別,以及原因又說了一次……
一同下來,宜妃和五福晉都有些乏了,董嘉柔便知趣地與五福晉告退,一同出宮了。
回去的路上,董嘉柔仔細交待五福晉好好養胎雲雲,告別的時候,五福晉都忍不住笑了,“行了行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你經驗多足呢,你啊,趕緊自己懷一個去,省得總操心我。”
說完,怕董嘉柔不放心,又道:“放心吧,我這一胎來得不容易,我額娘也我尋了兩位經驗豐富嬷嬷在我院子裏伺候着,宮裏的太醫也是每三天給我請一次脈。倒是你,聽說你這趟要跟着去塞外,你要照顧好自己。”
“嗯!”
……
兩人說了幾句話,便各自回府。
董嘉柔出宮後,在宜妃有意無意的授意下,鵝肥肝的美味,很快便在後宮傳了開來。
甚至有得寵的妃嫔已經派人去禦膳房打聽鵝肥肝了。
結果嘛,自然是沒有結果。
但效果嘛,就是連禦膳房都知道鵝肥肝了。
因着與禦膳房有白羽烏雞訂單的原因,沒兩天,禦膳房便派人來同董嘉柔打聽鵝肥肝了。
“實在不好意思,這次鵝肥肝不多,沒法簽訂供貨契書。”董嘉柔道。
太監正失落,董嘉柔又道:“不過,我手頭還有點貨,可以免費給宮裏的娘娘們嘗嘗。”
兩位公公感恩戴德,他們總算可以交差了。
董嘉柔将鵝肥肝的做法告訴了禦廚,禦廚們按照她說的法子制作鵝肥肝,并送往各宮。
鵝肥肝的美味立刻在後宮揚名。
那些沒吃上的還沒找到路子去同董嘉柔提前定些鵝肥肝,就到了董嘉柔跟着九阿哥一起護送太後塞外避暑的日子了。
董嘉柔的馬車被塞得慢慢當當,九阿哥看了都搖頭,“不至于吧?後面的箱籠放不下你這些東西嗎?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這是搬家呢!”
董嘉柔卻不為所動,“爺現在覺得礙事,到時候可別嫌妾身吃食帶少了。”
“吃食?”九阿哥滿眼不可置信,“董鄂氏,你別告訴爺,你這一車一車的,都是吃食?”她是小豬嗎?怎麽連出門都只顧着帶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