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三日了,你們各自反思得如何了?”
說話的是龍場老兒,身前端坐着三個弟子。
“是弟子錯了,那兩個賊人給玉飛藥時,我都已經生疑了,但還是疏忽大意,未予阻止!”
“還有呢?”,老者有些怒。
“那時候我們應該立刻就走,別在原地停留,又給了對方可趁之機……”
“還有呢?!”,老者仍有些怒。
“……還有、還有……”,賈诩終究還是沒有出來。
老者稍忍怒氣,轉向玉禪,肅聲道:
“玉禪呢?”
“我不該不分好壞就輕信他人,一開始是幫那兩個賊人打猴子,後來又主動拿了他們的藥……”
“還有呢?”,老者也有些怒。
“還有……還有不該在危險的地方亂開玩笑……”
“還有呢?”
“……還有、還有……”,玉禪終究也沒有出來。
老者還是忍了怒氣,轉向玉飛,同樣肅聲道:
“你呢?”
玉飛本來有準備,但突然被老者這麽一喝還是吓了一跳。
“……不該和猴子鬥氣……”
玉飛有氣無力地答道。
本來玉禪、賈诩根本沒心思去笑。
但聽到玉飛這種語氣,這種作答,還是差點沒忍住笑出來。
“還有呢?”
老者同有些怒。
玉飛左想右想……後面……好像就沒我什麽事兒啦,當然這句話他不敢說,只得趕緊随意道:
“……不該……不該昏過去!”
“……”
龍場無語,實在是難得再聽下去了。
一巴掌把桌子拍得“啪”地一響,将三人都吓得一跳:
“你們都将為師交代的‘勿争’忘到腦殼後面去啦!”
“……我有謹記師祖的交代,一開始便攔了他二人來着……”
賈诩委屈小聲嘟嚕。
“玉禪幫人和猴子打架你怎麽不攔?”
“那玉禪一說妖怪打人…….誰還能想到,最後那妖怪是好的,人反而是壞蛋呢!”
龍場聽賈诩這麽一說,就又來氣了:
“還狡辯!為師說了妖怪是好的,人是壞蛋了嗎?”
賈诩趕緊低頭:
“人裏面有好也有壞,妖怪裏面也是有好也有壞!”
“你這不是記得蠻清楚的嘛……”
賈诩趕緊噤聲。
不過,老者頓了頓,還是不得不對賈诩的話做補充:
“妖怪的好壞,和人的好壞一樣,有時候也是難以分清!
或者說,一個人、一個妖,根本就難以用好壞二字來簡單的加以區分!
為師早就教導過你們:做不到無争,但至少要做到不為一己私利争,不與天下争;要争,也要為天下大道而争!
你們倒好,竟然在争之前,連是非、善惡都不分,緣由都不問!
雖然本心不壞,但你那狹隘的俠義心腸,同那一己私欲又有什麽分別?
妖精打人,憑什麽就妖精一定是壞的,人是好的了?
第一次歷練:一個行俠仗義幫壞蛋,被人賣了幫人數錢!
一個同畜生相争,還被追着打!
傳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話!
……也幸虧你們自己看見結局了,不然還要浪費為師的口水!”
老者确實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口水,因此不得不又拿起茶杯狠狠的喝上了一口。
理了下思緒,嘆了口氣,老者問了一個看似不相幹的問題:
“玉飛,你可還記得,你殺那猴子和你殺兔子,心緒有何不同?”
玉飛被問得只撓頭,不知該怎樣說才不觸怒老者。
老者顯然看出來了:“不要有什麽顧忌,實話實說!不然師祖可真要罰你啦!”
玉飛趕緊如實道來:
“殺那猴子,我覺得有些愧疚!
但殺那兔子……我……我覺得有些高興!”
老者又轉向二人:
“玉禪、賈诩!你們現在覺得,你們遇到的猴子和兔子,哪個是善哪個是惡呢?”
玉禪正準備開口,但心裏那根弦一緊,趕緊改口,與賈诩異口同聲道:“猴子和兔子不分善惡!”
老者垂目點頭,這才稍緩了情緒!
不過,剛才玉禪的改口顯然并沒有逃過老者的耳朵。
“玉禪,那你現在說說,既然他們不分善惡,玉飛為何又會有不同的感覺呢?”
前一個問題都還是心有警覺,才沒下意識地說錯話。
現在師祖又細問原因,玉禪哪能片刻理得出來,急得滿頭大汗,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老者似乎也只是想提醒玉禪,并不想刻意為難,而是将這個問題交給玉飛自己來解答:“你自己說說,你自己怎樣領悟的!”
玉飛仔細回憶,結合老者之前所講,然後小心翼翼道:
“我殺猴……與之‘争’氣而已…….是為一己小利,所以覺得自己有惡,才心懷愧疚!
而殺兔子……是為同門衆人,是與之‘争’生……因為出自本心善意,才感到高興!”
“嗯!”
老者欣慰,緩緩點頭,然後不忘玉禪:
“玉禪,玉飛所說之言可聽清楚了?”
“清楚了!”,玉禪趕緊回話。
老者才又解釋道:
“天下紛争,無不因利而起!
當你們難以分清善惡的時候,就不防想想為師教你們的,從‘利’字着手。
為一己私利者,不一定是惡!但肯定不是善!
為天下大利者,不一定是善!但肯定不是惡!
這也是為何為師要你們:做不到無争,但至少要做到,不為一己私利争,不與天下争;要争,也要為天下大道而争!
如此說來,你們可明白了些?”
三人緩緩點頭。
但老者似乎仍未放心,緩緩道:
“你們先把這些簡單的善惡弄清楚吧!
更複雜的善惡,等你們讀的書多了,見過的人和事多了,自然才會更加透徹!”
但玉飛想了想,還是忍不住提問了:“請問師祖,更複雜的善惡,又有哪些呢?”
老者頓了頓,還是答了:“如三國呂布,匹夫為惡,但卻也誅殺過董卓!
又如王安石變法,其本意是強國富民,最終卻讓朝廷陷入黨争!
這,便是更複雜的善惡,因為,善中有惡、惡中有善!
而且,那善惡,甚至不能一時一刻就立即分個明白!
又或者,當時為善,但之後看,卻是做了惡;後來覺得是善舉,而之前,卻是為了惡念而去!
又或者,一個人有時為善、有時為惡,以致善惡難分,只不過總體來說善多一點或惡多一點而已!
其實,道祖所說‘萬物分陰陽’就包含了這層意思,我們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善惡這個問題,自然也是如此。
……這些,現在說得太多你們也不一定懂……
看不透這善惡,看不透這紛争,就看不透這大道,跳不出這輪回!
你們的道,還長着呢……以後再說吧!
你們現在,只要能分清最簡單的:‘在争字面前,人有善惡,妖亦有善惡’,這就夠了! ”
作者有話要說:
好吧,又要通篇對話,還來點哲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