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珠)海後變皇後 — 第 7 章 挑挑揀揀

挑挑揀揀

乾隆沒有到處嚷嚷要給蘭格格挑選額附,但後宮裏是不存在秘密的。蘭格格到了待嫁的年紀,那天皇後把給蘭格格招婿的事說了出來,馬上整個後宮就傳開了,大家都在盤算着利弊。

蘭格格本名蘭馨,她的親生阿瑪齊王是一位骁勇善戰的蒙古王爺,可惜沙場之中刀劍無情,齊王在一次平亂中時為國捐軀,他的福晉與他伉俪情深,一時想不開就跟着去了,留下年幼的蘭馨。

女兒不能繼承爵位,乾隆便從齊王的親族中過繼了一個男子襲爵,為了表率朝廷對忠烈之後的照顧而将蘭馨接入宮中,此時太後的身邊已經養有和蘭馨身世相似的晴兒。恰逢那拉皇後親生的五格格夭折,那時的乾隆不像後期那麽抽,所以把蘭馨養在皇後名下,以轉移皇後的悲恸。

蘭馨長相甜美,性格嬌憨,甚得帝後的歡心,不出意外的話她的品級應該是和碩公主,帝後給她準備的嫁妝肯定不會少,又深得帝寵。只要娶到她,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因此,很多有适齡未婚兒子的人家都盯着蘭馨,在皇後面前說盡好話,同時也叮囑兒子這段時間一定要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力争将蘭格格娶回家!

相比之下,十二阿哥永璂的婚事就顯得尴尬了。

永璂是皇後嫡子,卻不是最受寵的兒子,雖說滿人入關以來受漢人的文化影響很深,但清朝歷代皇帝的繼承人并不局限于嫡子,凡是皇子,不分嫡出庶出,都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清朝不興明旨立太子,畢竟皇帝才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軍權政權牢牢抓緊在自個手心裏,一旦立了誰誰誰做太子,等于是告訴別人“我那一個兒子是優質潛力股,投資他準沒錯”,那樣權利就會被太子分了去。旁的不說,太子身邊的人肯定天天燒香拜佛盼着皇帝趕緊領便當,他們好捧主子上位,自己也能體驗一回位極人臣的優越感。

如果皇帝立了太子然後立刻玩完,那種情況最理想,大家沒沖突。可萬一碰上像康師傅那樣健康長壽的皇帝,也怪不得人家太子着急,自己都快步入中年邁向老年了,家裏的老爺子還兩腿有力能跑能跳,這太子當得比白開水還沒意思,索性篡位算了!

皇家無親情,不管往昔多美好,那也只适合用于追憶,一旦涉及到自身的重大利益,父子矛盾也越發不可調和。老康晚年就險些被自己的兒子給氣死,好在他老人家老當益壯,緩過一口氣之後終于想出了秘密立儲的法子來确保政權的和平交接。

眼下乾隆正看五阿哥永琪順眼,而且心眼也偏得很,對其他兒子根本不管不顧,五阿哥俨然就是一個隐形太子,指不定哪天就悄悄把五阿哥的名字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後面,将來五阿哥登基,十二阿哥的嫡子身份反而尴尬。

那些王公重臣們都提着心掂量,他們其實很看不上五阿哥,成天跟兩個包衣奴才稱兄道弟,不親嫡母生母,反而跟包衣出身的年輕庶母親近得很,文武雙全那是誇出來的!比如去木蘭行獵,不但眼睛有問題把人看成鹿,一箭射過去居然沒能将那只白癡鳥射死,這種身手将來有朝一日輪到他上戰場也是拖累別人的命!

偏偏永琪又是個眼高于頂的,跟着他身邊的福爾康福爾泰居然也敢拿鼻孔看皇室宗親,不想想他們那都是什麽身份,光頭阿哥和兩個包衣奴才而已!叔叔可以忍,嬸嬸也忍不下去啦!!

自從小燕子那只鳥飛進宮之後,五阿哥的行為更加匪夷所思,光天化日孤男寡女地關在漱芳齋裏閉緊門窗老半天,還把伺候的人都趕到門外。密謀也不用這麽“密”吧,簡直此地無銀三百兩,讓人嗅到其中“□□”的濃濃JQ味道。無恥至極!

不僅如此,他不稱皇後為“皇額娘”,張口閉口就是“惡毒的皇後”,多次在公衆場合明目張膽辱罵一國之母,天天往延禧宮跑,卻從來不去向皇後和愉妃請安,前些時候還氣暈了愉妃,他那段叉燒宣言以星星燎原之勢傳出景陽宮,傳遍整個紫禁城,稍微有頭臉的人家都拿着這事做自家育兒的反面教材,活生生的叉燒啊,養着浪費國家資源真不如烤了吃回肚子裏!

讓這樣的人當皇帝,咱大清沒有未來啊!

遺憾的是老乾活着的兒子太少了,在永琏永琮死後他基本放棄了“立嫡”的念頭,而後他的原配妻子孝賢皇後也死了,繼後那拉皇後又不得他的心意,再加上他自己年事已高,只好把目光放在适齡的庶子身上,初步選定喜歡像孔雀一樣表現自己的永琪。沒辦法,中年的老乾有老花眼,看不見其他兒子的藏拙,誰最張揚就選誰了。

生怕再弄出聖祖朝九龍奪嫡的風雲大事,為了給永琪清理後路,腦抽龍還想不開地把嘉貴妃生的四阿哥永珹出繼和碩履懿親王允裪。乾隆本尊是标準的外貌協會會員,永珹儀表欠佳,有足疾,光這一條就沒了繼承大統的希望,索性廢物利用,出繼給別人家,為咱大清節省一個爵位。

如果說把永珹過繼出去是可以理解的,那将純貴妃生的六阿哥永瑢過繼給慎靖郡王允禧就不是大家能接受的了,好端端的一個兒子,長相過得去,能力也是有的,居然就這麽送人了,最終歸結為乾隆的偏心。作為永瑢母親的純貴妃當場哭暈了過去,原本不好的身體更加不好了。

另外,乾隆指給永琪的嫡福晉西林覺羅氏,她是雍、乾時的大學士鄂爾泰的第三子四川總督鄂弼之女,鑲藍旗人,也是乾隆看重永琪的佐證。唯一能相比的只有永瑆的嫡福晉,是大學士忠勇公傅恒之女,不過一門兩皇後的可能性不大,永瑆也是不得寵的,早早出宮建府了。

眼看原先住在景陽宮的永琪被勒令出宮建府,是不是可以看做他是丢了隐形太子的位置呢?還是乾隆又抽了,想拿中宮給永琪當擋箭牌混淆視聽?

一些有關系的人家搞清楚最近中宮複寵,心裏也打起小九九,現在十二阿哥永璂要挑嫡福晉,衆人都盯着皇後的動作,尤其是那些有權有勢又有适齡女兒的八旗顯貴們,心裏叫一個慌,他們既希望自家的女兒能成為皇後,又擔心永璂不受寵,将來他不能登基必定遭新王排斥,自家會受連累。

聖心難測,本來儲位就是一個高回報高風險的長遠投資。一些背景雄厚但地位有些尴尬的大家族索性咬牙,讓自家有诰命在身的妻子帶了女兒進宮。

安芙對此事其實沒有太大的熱情,純粹是站在皇後的角度提出來而已,所以等前來請安的诰命走了之後,她馬上讓容嬷嬷摒退了伺候的人,然後把永璂叫到跟前,将資料丢給他。

“皇額娘,你這是……”雖然上輩子有後宮佳麗三千,但那些全是小妾,這回要宣的是嫡妻呀,古人都是含蓄的,這麽一堆女子的名單擺在他面前,他臉紅了。

“皇額娘是婦道人家,對宮外的事也不懂,要讨媳婦的是你,你自己的想法最重要。不管你喜歡誰都好,反正龍椅最後肯定是你的,但有個身世好的嫡福晉,你的後臺也能更硬一點。”

永璂紅着臉拿着名單看了半晌,最後在看到赫舍裏氏的時候停住了,他的表情是複雜的。

他想到了與他琴瑟和鳴的仁孝皇後,想到了為他出計擒下鳌拜的索額圖,想到了赫舍裏家族為他立下的汗馬功勞,想到了天性聰慧卻有福無命的承祜,想到了他最重視卻讓他寒透了心的胤礽……

他知道自己最後斥罵“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是氣頭上的話,索額圖和明珠一樣為他鞏固統治立有大功,只是那時索額圖的勢力太大,身為一個帝王,他無法容忍自己的王權遭到威脅,天下終究是愛新覺羅家的,而非赫舍裏家族的。

見永璂盯着一個名字看,安芙看了一眼,說:“赫舍裏氏娅茗,是滿洲正黃旗出身,祖上是輔政大臣索尼,不過現在他們的家族已經沒落了,她本人倒是個乖巧的。你喜歡她?”

永璂搖頭,說:“她的眉眼長得和芳兒很像。”芳兒是仁孝皇後的小名,前世對他來說太遙遠,所以他只能回憶。

“那就封個格格吧,等有了子嗣再升作側福晉。”安芙可不認為他是個兒女情長的,她指着一個名字說:“正白旗章佳氏若潔,本宮看着挺好。她是大學士阿克郭的孫女,阿桂将軍的女兒。”

這個世界的人物和正史多少有點出入,安芙也懶得去計較細節的問題。要當皇帝,手裏沒有兵權可不行,何況永瑆和永璂是一起長大,卻未必和永璂一條心,同母兄弟為了皇位尚且要兵戈相向,兵權這玩意還是自己捉牢的好。

永璂看了一下,淡淡地說:“但憑皇額娘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