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點、慢點、慢點……你再說一遍,我有些糊塗了。”
“簡單點說,打你那個,就是獨孤劍法的嫡系傳人。論輩分,你得叫一聲師姨!”
“……”聽得玉飛都驚呆了,半天才反應過來。自己原本就有那麽一點點覺得,對方打敗自己劍法很眼熟。或者更确切的說,是對那小姨出手無招的劍意很熟。自己本還納悶,怎麽是個高手都出手無招。敢情對方,是貨真價實的無招!自己的無招,原來早露了痕跡。
玉飛還在發愣,于壘接着解釋:“她不知道你是從我師父那裏學的劍法,問你你也不說!而且,你用她們家的劍法去打她,她覺得簡直就是欺師滅祖,所以才扇你!”
玉飛腦袋裏已經成漿糊了,簡直比被那“小姨”耳光扇的還來得要懵,只差要掰着手指頭來算輩分了:“慢點、慢點……王常月叫那個、那個‘小姨’……也就是說,小姨實際上是丹前輩的女兒?”
“不是!”
“……”
“是我師娘的侄女。”
“……”亂了,亂了,這下更亂了,玉飛直覺得自己的腦袋不夠使了!
還好,于壘似乎也看出來了,從頭給玉飛梳理了一遍:“我師娘姓楊,師娘和他的兄長都是在終南山跟‘雕仙’學藝。後來,我師父與師娘的女兒,又同師娘兄長的徒弟結合,生下的就是王常月。
而楊英,就是我師娘兄長的小女兒。所以,王常月叫楊英小姨!”
我滴姥姥!原來随便細究一個人的背景,都能牽出一個家族來!
玉飛實在是難得理別人家的家譜,不過,卻不妨礙他聽清于壘話語中的重點:“我明白了,師侄是萬萬不會記恨師姨的!”
于壘很贊賞玉飛腦袋的靈光。他說那麽多,無外乎提醒他飲水思源而已,就像他還是得稱龍場一聲師祖。玉飛能開口叫楊英師姨,也不枉師父傳他劍法一場!
……
“我還是叫您師叔吧,不然輩分有些亂套了。稱呼您,還得從丹前輩那裏算起!”
于壘淡淡一笑,略有失落應道:“那好吧!”可能玉飛這樣叫他還好,如果從落鳳山上他昔日的夥伴,球球他們口中也如此生疏的叫出,就很是傷感呢。那種傷感,玉飛不懂!
玉飛當然不會懂,因為那是別人的心思,他沒那個閑心去細想。他的腦袋中,自有他自己的感慨!
感慨師姨的劍法精妙。同樣的劍法,他只能接她不到十招!
感慨于世事無常。本來對她怨憤無比,那聲慘叫,玉飛還多少都有些幸災樂禍;現在又對她心存尊敬了起來,不禁同王常月一樣,會開始擔憂,現在她的情況到底怎樣!
然後,又感慨起了師祖以前訓誡自己的話:不為一己私利而争,為天下大利而争!竟然豁然為先前的迷茫,撥開了迷霧:自己選擇與邪修相鬥,甚至用自己的身體去沖撞,原來并沒有做錯!只是從自己私利的角度來看,好像錯了而已。
從私利角度看,自己确實并未得到任何實際的好處,反而替別人解了圍,被人利用了。從大利角度看,斬殺妖邪就是造福他人,理由不是足夠充分了麽!
自己不計前嫌,救的王常月,不就是自己的師弟麽?自己同柳立聯手殺死了邪修,不也算是向師姨他們報恩麽?自己不是又因丹前輩相護,得到了一件銀絲蟬衣了麽?
好複雜的因果,好複雜的善惡。身在局中之時,自己并未完全看清呢,只是循着本性在走吧,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雖說自己無意之中,報還了一些恩情,但自己當時,有那份報恩之心嗎?
這一日剩下的行程中,二人都各有心事,再無它話。
……
伴晚落下停歇的時候,二人又開始閑話了。
“你還是在銀絲蟬衣外邊,把那件破衣服罩上吧!”
“我也覺得太通透了些……本來還以為可以換掉舊的呢!”
“你以後手上要有合适的材料或者沒用的法寶了,可以去大城市裏的坊市轉轉,那裏東西多。”
“坊市?”
“你也沒聽過?”
“确實沒有!”
“以後行走江湖,這個地方,你肯定是要去的。其實,也是近二三十年發展起來的。長眉、青葉那會兒都還沒有呢!”
“那這些坊市都在哪裏?”
“我只知道北京、南京、成都、杭州這幾個地方各有一家,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就不知道了。不過,一般都在衙門附近,直接用真眼術看看招牌就能知道!”
“衙門附近?”
“對呀,衙門附近,既安全,又熱鬧!”
“哦……那他們都怎麽買賣的呀?”
“這個,形式很多呢,一句半句也說不清楚,以後你自己一看就知道了!”
這消息可真是個意外驚喜,原來修士之間,還存在交易的坊市呢!這種地方,以後可真得去看一看。雖然自己現在基本是個窮光蛋,但開開眼界也是不錯的!
這個話題對于壘來說,也沒什麽特別可說了,因此很快就聊上其他的了:“師侄修習的是火屬性法術,為何還對防火法器這麽在意?”
“不還沒結丹嘛!有時候會燒到衣服……”
“那你還敢出來行走江湖?不知道江湖險惡呀?就你那靈力,那遁速,這次沒出事,只能說是你運氣好!”
“好像……出來行走江湖的,築基修士也挺多吧!結丹修士我也只遇到師姨呢!”
“‘十五從軍征’這句話聽過沒?”
“漢樂府嘛!”
“那為什麽不征十二三歲的小孩兒呢?也只小一兩歲嘛!”
“師叔是想說我仙胎都還未成熟吧……一言難盡,我這不是回去了麽?嗯,藝不學成不再下山!”
但于壘,還是繼續把話說明了:“我是想說,築基修士死得快,就同戰場上的小孩。戰場上,可從來不講公平,見你是個小孩對手就只有小孩。你所遇的幾個對手都是築基修為,只能說你運氣好,有些小聰明!
但好運總有用完的一天,而小聰明卻很難彌補真正的實力差距!你和你師姨交過手,應該明白我說的是什麽吧……”
是啊,一席話,說得玉飛之前的不以為意一掃而空,心也不由得不沉重了下來。不自覺,從道行方面,更深入地反思:三昧真火自己才學了一個“空中火”,九華劍法自己也才打下基礎,連遁法自己也才學了一個簡單的禦風騰雲……不會的還多着呢!
當下,回門之心更為急切:“多謝師叔教誨!”
“你不嫌師叔多嘴就好。”
“那哪能……我還得向師叔請教《九華劍訣》呢!”
“哈哈哈……你呀,只是今次有師命在身,不好耽擱。”
“是師侄冒昧了!”
“不過……在休息前,我們可以先練一個時辰。”
“那太好了!”
……